說到閱讀,有人就來瞌睡。
難道閱讀也要莫扎特的天賦嗎?
坦白說,有閱讀天賦自然是好的,但沒有也無大礙。
讀書這件事,已經綿延了數(shù)千年,前輩們積淀了無數(shù)的經驗,你只要肯學,即只有阿甘的智商,也能成為閱讀達人。
如何高效閱讀呢?下面分享幾個方法。
一、默讀法
所謂默讀,簡單說,就是大腦在朗讀,但不出聲。雖然不出聲,但朗讀的情景卻是裝在腦子里的。
如果養(yǎng)成了默讀的習慣,看到文字就想著作者寫作的語調、情景,從字里行間就把握著作者的思想感情,如此主動的閱讀,效果差不到哪里去。
二、豐富詞匯
生而為人,思想感情和人生經歷感悟誰都有,但能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的,卻只是少數(shù)。為什么大多數(shù)人不能充分表達自己?一個原因就在于詞語貧乏。
我有個朋友,全身上下都是詩人的氣質,但一寫詩,文字就像水一樣淡而無味。最后他自己也承認,是詞匯貧乏限制了他的才華。曹雪芹能寫《紅樓夢》,沒有掌握上萬的詞匯是不可想象的,閱讀也是如此。如果你只掌握了數(shù)百個詞匯就妄想與掌握了數(shù)千數(shù)萬詞匯的作者親密交流,無疑會感覺力不從心的。
三、帶著問題閱讀
閱讀也是需要主見的,帶著問題閱讀,就是掌握閱讀的主動權,而不是消極地跟著作者漫游。當然,如果你純粹是為了消遣而讀書,倒也無可厚非。而如果你想通過閱讀來學習,那不妨多問問這本書講了什么,想解決什么問題,最終有沒有解決,它會把我引導到哪里去,如此等等。
四、關鍵詞閱讀法
在閱讀時最能給予幫助的詞是介詞和連詞,它們能夠引導我們進入作者的思路。如“furthermore”這個詞是表示的是“繼續(xù)下去”,“however”則表示“后面部分要格外注意了”。
五、理清閱讀結構
結構是文章脈絡的體現(xiàn)。作者是先總說還是先分說,是按照時間順序還是空間順序,還是邏輯順序,文章的線索,作者如何展開全文……搞清楚了閱讀文本的結構,就可以順藤摸瓜,迅速高效地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。
六、重視段落
如果一段閱讀完,字句都理解,卻沒法把握整體的意思,那就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了。重視段落,可以用一個方法檢視閱讀效果:用一句話概括段落大意。
英國著名政治家、史學家麥考萊早年雖然讀完了家里收藏的幾架書,卻很少有收獲,于是他就“發(fā)明”了“一頁總結法”,對此,他這樣描述:
“當我念到每一頁底下時,總讓自己停下來講一講這一頁所寫的內容。起初我總要念上三四遍才能使自己的思想穩(wěn)定下來,但我強迫自己遵守這一規(guī)定。一直到現(xiàn)在,當我念完一頁時,就差不多能從頭到尾將它背出來?!?/span>
如果你愛閱讀卻老是在無效閱讀,麥考萊的“一頁總結法”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。